在7月21日凌晨结束的电竞世界杯LOL项目比赛中,GEN以3-2击败AG.AL夺冠。赛后经过GEN内部讨论,AG.AL、HLE、T1三只战队的钥匙将被放入GEN的冠军奖杯底座。
赛后,GEN中单Chovy选手接受韩文流采访。在被问到最后底座选钥匙的时候,选择的理由是什么?Chovy表示,其实我喜欢纪实,原本想选AL,G2,FLY,但队友们的意见是想选三个厉害的队伍,这也是大多数的意见。
chovy的观点可谓杀人诛心。与 T1、HLE、AL 的 “光荣入围” 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 BLG 的彻底隐身。韩国网友用 “实时火刑”“根本记不得” 定义这支队伍,甚至将其与 G2、FLY 归为 “不上不下的梯队”。
BLG 在 2025 年的国际赛事中表现平平,不仅在 MSI 中输给 G2 止步八强,后续赛事也未能与 GEN、T1 等顶尖队伍交手。当 GEN 队员提到 “选择打得好的队伍” 时,BLG 自然被排除在外。韩网热评犀利指出:“连 G2 都打不过的队伍,凭什么和能与 GEN 打满五局的 AL 相提并论?”对于BLG而言,好消息是没成底座,坏消息是连当底座的资格都没有。
BLG超话一片骂声。在 AL 的对照下,BLG 的问题被无情放大。有粉丝直指教练战术僵化:"永远只玩一套,不知道阵容强势期,视野没做好就急着开团,过去的教训一直在犯。" "PigWei 不走,换再多打野也是白搭" 。此外,"整个队伍都透着傲慢" 的观察引发共鸣。粉丝们认为,BLG 在优势时急躁冒进,劣势时自暴自弃,缺乏 AL 那种 "逆风时的耐心"。
这种自省并非单纯的情绪宣泄,而是夹杂着具体建议:"回看所有比赛,学学其他队伍怎么打"、"五个人拧成一条绳,别忘了训练室那句 ' 团队合作赢得总冠军 '",字里行间是 "恨铁不成钢" 的真切期待。
然而,与宣泄情绪相比,还有比输比赛更可怕的事情。AL输给GEN后,“换选手”成了讨论焦点,但现实是:想换,却无合适人选。中单位置上,国产选手中能与Shanks形成竞争的几乎只有Knight(左手),但本赛季Knight状态下滑严重。更关键的是,除了左手,再难找出第二个能担纲顶尖战队中单的国产选手。
下路的情况更棘手。AL的Hope虽在决赛中与Ruler有明显差距,但放眼LPL,可选的国产AD寥寥无几,Gala近期表现与Hope五五开,新人Leave虽被提及但缺乏大赛验证。“不是Hope不够好,是能替代他的人根本不存在”,LPL的AD位置,早已从“百花齐放”退回到“矮子里拔将军”。
国产选手的断层,根源在青训。LPL实行“18岁才能上场”的规定,这意味着新人至少要在青训体系中蛰伏至成年,而LCK的青训选手可更早参与正式联赛——更低的年龄门槛让LCK新人能在黄金成长期积累实战经验,比如GEN的Kiin、T1的新生代选手,都是从青训联赛一步步打出来的“无名之辈”。
更现实的是,电竞流量下滑导致俱乐部对青训的投入意愿骤降。“现在新人玩家少了,青训投入周期长、回报慢,谁愿意做赔本买卖?”有网友直言。反观LCK,成熟的青训联赛体系让俱乐部敢押注新人,而LPL的青训赛场几乎成了“熟面孔养老院”,翻来覆去都是已知选手,鲜见真正的新鲜血液。
这种差距直接反映在赛场:当GEN的Chovy能在全局BP模式下拿出10余种英雄且保持统治力时,LPL的中单们仍在少数几个版本英雄中挣扎。
或许,AL的失利不是终点,而是倒逼联赛改革的起点。从放宽青训年龄限制到加大新人培养投入,从依赖“明星效应”到深耕“体系建设”,LPL需要的不是下一个“救世主”,而是能持续产出竞争力的土壤。否则,“无将可换”的尴尬,只会在未来的赛场上反复上演。
贝格富配资-正规股票配资平台-配资公司选配资配资-专业杠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